AI会画画,人类用怕吗?ai会取代人类吗

小初seo 投稿评论298字数 4306阅读14分21秒阅读模式

划重点:

1.AI绘画
人工智能会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,不在于是否强大,而在于有没有自我意识。危险的不是能力,而是意识。
2.新型自助餐
“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,就不用制度。”显然,在解决客人浪费的问题上,“上菜结构”比“惩罚制度”更管用。

今天我们选择两个话题,为你提供知识服务。一是AI绘画工具火爆全网,二是品牌餐厅纷纷推出自助模式。

来看今天的第一条。最近,AI绘画在国内突然火起来了。我们在今年7月份的第293期节目中聊过,AI绘画是去年先从国外火起来的,像微软、谷歌、META、OpenAI等公司都已经入局,发布了自己的AI绘画工具。

而今年7月份到现在,短短几个月时间,国内也涌现出了一批AI绘画工具,像文心一格、盗梦师、6pen、TIAMAT等等。其中,文心一格是背靠百度,而TIAMAT刚刚在10月份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。在微博、小红书、B站等社交媒体上,有很多博主晒出了自己的AI画作。据专业人士说,这些AI工具迭代得很快,8月份时还只能画场景,到10月份就能够画人了。

我自己去试了试微信小程序“盗梦师”,操作非常简单。只需要输入几个你想要的关键词,再选择相应的画风,像油画、素描、卡通、中国画、电影感之类,点击“开始生成”,等十几秒钟,系统就会给你返回四张不同的画作。多试几次,你会有不少惊喜。

消息就是这样,来看看能学到什么知识。

对于AI绘画,我们这些外行更多是好奇,而在职业画手和艺术家圈子内,却吵翻了天,话题几次登上微博热搜,像乌合麒麟等知名画手都加入了论战。争论包括:用AI画出来的画作,到底算谁的作品?被AI用来合成画面的素材,有没有侵权问题?AI到底是辅助画手的工作,还是取代画手的工作?专业画手对AI工具该抵制还是拥抱?等等。

当然,这样的讨论并不新,之前科学家们用AI来作曲、合成视频,用AI来写小说、诗歌、剧本的时候,类似的争论就开始了。我们把问题聚焦一下:人工智能的这类创作,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创造力?著名哲学家赵汀阳老师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,叫《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》,里面展开讨论了这个问题。

赵汀阳老师认为,目前人工智能的种种“创作”,只能算是自由组合和联想的能力,而不是真正的创造力。我们对“创造力”这个概念有误解,误以为创造就是“求新”。其实,“求新”是很容易的,毕竟“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”,我们就算是想每次把事情做成一模一样也不可能,每次经历都是独特的,都会有新的成分。

真正的创造力不是“求新”,而是“改变”,也就是,“改变旧问题,改变既有思路,重新建立规则和方法,在破坏规则的同时能够建构新规则。其中难度最高的创造力在于创造一种知识系统,所以孔子、亚里士多德、牛顿、爱因斯坦、康托、哥德尔等等是最伟大的。”

我们可以试想一下,如果给人工智能输入迄今为止人类获得的全部数学和物理学知识,人工智能能否解决目前人类无法求解的难题,比如哥德巴赫猜想,或者提出一个类似相对论、量子力学这样的物理学理论?这样的原创性思维才是创造力的证明。至少目前,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这样的创造力。

第二,除了创造力,人工智能还缺少变通力。比如,如果你问它:π的小数点后一万位是什么数?它会马上算出来告诉你;你再问它,π的最后一位是什么数?如果没有人为干预程序,计算机会义无反顾地永远算下去,直到崩溃。

再比如,一个典型的说谎者悖论:“这句话是假话”——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?如果这句话为真,那么我们该相信它,这句话确实是假话。如果这句话为假,那么我们不该相信它,这句话必定为真话。

你看,用这样的问题问人工智能,如果人类没有事先给它预装“正确答案”的话,大概率会把人工智能整疯掉。那人类为什么不会因此而疯掉呢?遇到想不通的问题,人类可以选择暂时不去想,把问题悬置,“存而不论”,不至于因为想不出来而走火入魔。而目前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这样的变通力,没有“自动停机”功能,解决不了无穷性和悖论性的问题。

第三,除了创造力和变通力,人工智能还缺少自主反思力。要注意,这里“反思”,不是指对外部事物的批评,而是对自身思想系统的解析,去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,以“自相关”的方式对自身系统进行反思。比如,亚里士多德对逻辑的发现、休谟对因果观念的分析、康德对先验理性的探索,这都属于反思。理性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,反思才是。显然,目前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。

总结一下,赵汀阳老师认为,目前的人工智能不具备真正的创造力、变通力以及最关键的反思力,离拥有自我意识的超级人工智能还很远。而一旦人工智能拥有了这三种能力,就有可能获得自我意识,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。

我们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是非常矛盾的:既希望人工智能足够强大,成为人类最好的助手;又害怕人工智能过于强大,反过来威胁人类。赵汀阳老师说,这其实是一个误解。人工智能会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,不在于是否强大,而在于有没有自我意识。危险的不是能力,而是意识。

未来的人工智能一定在各种能力上全面碾压人类,只要它没有自我意识,能力越强大,对人类就越有用。反过来,一旦人工智能拥有自我意识,哪怕它的能力不如人类,也会对人类造成威胁。“人类能够控制强大但没有自我意识的机器,却难以控制哪怕仅仅有着生物灵活性而远未达到自我意识的生物,比如病毒、蝗虫、蚊子和蟑螂。”

那么,人工智能什么时候才会进化出自我意识呢?“奇点”是否临近?对这个问题,赵汀阳老师有一个论断:“技术升级”并不必然导致“存在升级”。很多生物,像病毒、鱼类、爬行类,它们的身体在功能上的进化几乎达到完美,但这样“技术升级”并没有导致“存在升级”,它们并没有获得自我意识、成为一种更高级的存在。

同样地,很难说,人工智能的“技术升级”一定会导致它的“存在升级”,也有可能,机器永远无法靠技术升级获得自我意识。科学家们至今没有搞明白人的自我意识从何而来,也就没法在机器上复制这个意识产生的过程,这意味着人类暂时安全。

试想,如果有一天,科学家真的破译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密码,应该把它赋予人工智能吗?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选择?

来看今天的第二条。

最近,门店数量仅次于海底捞的小龙坎火锅有了一个新动作,在北京的一家门店推出自助餐。一楼是传统的点单模式,二楼是自助模式,有128元和158元两种套餐,一个主打“涮肉自由”,另一个是“毛肚自由”。

不只是小龙坎,最近不少餐饮连锁品牌都开始尝试自助餐。有些是在原有业态的基础上增加自助套餐,与小龙坎类似,比如丰茂烤串推出149元、189元和249元三档自助套餐;也有些品牌是直接将整个门店改成自助模式,比如北京的福禄娃一家人火锅等等。在餐饮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,为了更多吸引到店客流,有越来越多的餐饮品牌选择推出自助模式。

不过,自助餐虽然自带流量,却很难实现盈利。

首先,是食材成本高。同样的营业额,自助餐的食材比点单餐厅消耗量更大,如果食材的单位成本不能比点单餐厅有显著的降低,那么就很难实现盈利。

过去自助餐追求大而全,比如,曾经的高端自助餐代表金钱豹,号称是“自助航母”,天南海北、中餐西餐,应有尽有;其他餐厅虽然达不到航母级别,但也能算得上是巨轮,都在尽可能做多菜品,以花样繁多来吸引食客。但菜品一多,采购成本和加工成本就会相应增加,很难实现规模效应。

第二,是浪费严重。为了避免浪费,过去自助餐厅都是先让食客交押金,吃完了由店员去检查桌面,如果超过一定重量,比如200克、300克,就要扣钱。这类规定让顾客体验很不好,有的人为了避免被扣押金,往往会把吃不完的菜全倒进锅里,或者干脆倒进垃圾桶,让你无处可查。

食材成本高、浪费又严重,这让自助餐的成本居高不下,只能赔本赚吆喝。过去十多年,走平价路线、人均消费不足百元的自助餐厅在渐渐消失,连高端自助餐的代表金钱豹都在2017年因为亏损倒闭了。

那么,现在这批新涌现的自助餐厅,怎么解决食材成本高、浪费严重这两大问题呢?

首先,在食材成本方面,它们选择放弃大而全的“航母模式”,转而只选择一两个核心单品,走垂直路线。比如“蚝英雄”这家自助餐厅,主打一个单品,就是生蚝,食客就是奔着实现生蚝自由去的,店内其他菜品,如花甲、扇贝、点心等等都是点缀。而核心SKU生蚝是源头直采,没有中间商。再比如日料店,也细分出了很多垂直品类,像是和牛自助、烧鸟自助、寿喜烧自助、关东煮自助、寿司自助等等。品类越垂直,成本就越好把控。

再来看浪费问题怎么解决。

过去的自助餐厅主要是由顾客去食材区自取,现在有不少餐厅改为“日式放题”模式。也就是,不用食客自取,而是想吃什么告诉服务员,他拿给你。虽然不限次数不限量,但是相比自己去拿,产生的浪费明显降低了。前面提到的丰茂烤串新增的自助套餐,采取的就是放题模式,连名字都叫“丰茂放题”。

另外,也有自助餐厅采取了“旋转加小盘”的模式。比如深圳有一家东南亚自助火锅,他们在餐厅中央安装了一个长达68米的传送带,上面可以放440盘菜,食客就围着传送带吃。这样一来不需要食客起身去拿食材,能提高就餐效率。规定就餐限时90分钟,实际上平均食客只需要70分钟左右就能吃完。更重要的是,食材都装在了小盘里,一次一盘,吃完再拿,大大减少了损耗。

这让我想到李希贵校长的一句话:“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,就不用制度。”显然,在解决客人浪费的问题上,“上菜结构”比“惩罚制度”更管用。

来说说咱们得到的事儿。

今天,得到电子书独家首发了刘润老师的最新作品《底层逻辑2》。它的前作《底层逻辑1》,是过去一年图书市场最畅销的作品之一,光是得到站内,就有超过23万人读过。在《底层逻辑2》里,刘润老师会用数学思维,带你看懂商业世界的底层逻辑。书中涉及的都是简单和常见的数学知识,却能帮你解决棘手的商业问题。

举个例子。有一个App开发商想投放广告,但不知道应该更倾向于苹果用户还是安卓用户。于是,他们对苹果和安卓的转化率进行了统计。数据显示,安卓用户的转化率为5.5%,苹果用户的转化率为4%。看上去,应该把广告预算花在安卓用户上。

这时,一位运营人员提出了不同意见。他把安卓和苹果的用户拆分成了手机用户和平板电脑用户,神奇的事情出现了。在这份数据里,苹果手机用户的转化率(2.86%)高于安卓手机用户(2.5%),而苹果平板用户的转化率(6.67%)也高于安卓平板用户(6.25%)。在总用户转化率上落后的苹果,反而在手机用户和平板电脑用户这两个分组里,超过了安卓。

那么,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?答案是,出在分组上。某些特定的分组有可能导致在总评中弱势的一方,在分组中反而占优势。这就是统计学中著名的“辛普森悖论”。选择相信哪个数据,要依具体情况而定。

 
  • 本文由 小初seo 发表于 2022年10月29日21:39:22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pkak.cn/tg/8755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

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